讀點好書 | 國家出版基金項目《中國戲曲音樂史》(上、下)正式出版
摘要:一部中國戲曲發展史,首先應該說是一部中國戲曲音樂發展史,而不是戲曲文學發展史。然而,當代許多研究戲曲史的學者,受觀念的支配或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,所撰寫的戲劇史著作多側重于文學,成了“戲劇文學史”,讀者很難從這些書的內容領略到戲劇藝術的綜合性特質。
圖書信息
作者:王正強
出版社:甘肅教育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21年1月
字數:760千字
定價:460.00元
裝幀:精裝
書號:ISBN 978-7-5423-4833-3
內容摘要
《中國戲曲音樂史》將中國戲曲的發展脈絡置于中華文化的大背景下做了清晰描述,既保持了音樂史著作的學術性特點,又突出了實用性。
全書從戲曲音樂學和舞臺演出學這兩個角度來考量戲曲形成之史實,內容詳略得當,時間脈絡清晰,表述生動流暢。本書填補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之一——中國戲曲史“論著”之空白,既展現了中國戲曲的無盡魅力,又可供戲曲愛好研究者借鑒參考。
作者簡介
王正強,戲曲、曲藝理論家,作曲家,高級編輯。甘肅甘谷縣人,1942年生。1966年甘肅師范大學藝術系畢業。曾任甘肅人民廣播電臺文藝部副主任、甘肅省戲劇家協會主席、甘肅省戲曲音樂學會會長、甘肅省振興秦腔學會會長、甘肅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等;現為甘肅省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、甘肅省非遺專家委員會顧問等。
2004、2009年文化部兩度授予其“特殊貢獻個人成就獎”,中國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授予其“個人成就一等獎”,中共甘肅省委、省政府授予其“文藝終身成就獎”。其學術業績在《人民日報》《中國藝術報》《甘肅日報》《蘭州日報》《蘭州晨報》《中國戲劇》《當代戲劇》《甘肅文藝》《大秦腔》等報刊常有評述。
《中國戲曲音樂史》導言(部分)/王正強
中國戲曲從無形到有形,從不成熟到成熟,的確積蓄既久,波瀾曲折,但它始終扎根于民間,按照下層民眾的心意和愿望,以最大的情懷和最擴展的方式,博采群萃,廣泛吸收,緩慢推進。它的整個形成發展史,就像一條涌動的河,當其從歷史深處向我們緩緩流來時,不只沖刷沿途河床的泥沙,也還廣納了無數涓涓小溪,流淌的時間越長,吸納的信息量就越大,由此形成它唱、念、做、打集于一身,載歌載舞全面發展的多元綜合藝術特征。
一部中國戲曲發展史,首先應該說是一部中國戲曲音樂發展史,而不是戲曲文學發展史。然而,當代許多研究戲曲史的學者,受觀念的支配或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,所撰寫的戲劇史著作多側重于文學,成了“戲劇文學史”,讀者很難從這些書的內容領略到戲劇藝術的綜合性特質。著名戲劇史研究專家董每戡先生就主張“評價戲劇應兩面兼重,萬一不可能,不得不舍棄一方時,在劇史家與其重視其文學性,不如重視其演劇性”。正是基于這樣一種體認,欲要為中國戲曲修史,必須在中華文化大背景下,從戲曲音樂學和舞臺演出學角度來考量戲曲形成之史實,這才是夯實古代戲曲史的研究之學。
今日推薦圖書
▼
《中國戲曲音樂史》
責任編輯:吳文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