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國有文化企業發展報告(2016)》發布的新變化
摘要:作為國有文化企業年度“白皮書”,《報告》發布了最新統計數據,全方位、多角度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文化企業經營發展狀況,對加強國有文化資產管理、深化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具有重要參考價值。
作為國有文化企業年度“白皮書”,《報告》發布了最新統計數據,全方位、多角度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文化企業經營發展狀況,對加強國有文化資產管理、深化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具有重要參考價值。
《報告》顯示,國有文化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,產出和利潤持續增長,總體保持了穩健發展態勢。截至2015年末,全國國有文化企業共計13994戶(按獨立法人統計),同比增長5.1%;從業人員137.1萬人,同比增長5.5%;資產總額31746.7億元,同比增長19.8%;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085.2億元,同比增長9.6%;利潤總額1311.4億元,同比增長16.8%;凈利潤1148.7億元,同比增長17.5%。
《報告》同時顯示,截至2015年末,中央文化企業共計3458戶,同比增長5.4%;資產總額8223.4億元,同比增長14.1%;全年實現利潤總額513.3億元,同比增長12%,凈利潤432.1億元,同比增長14.5%。同期,地方國有文化企業共計10536戶,同比增長5%;資產總額23523.3億元,同比增長22%;實現利潤總額798.1億元,同比增長20.2%;凈利潤716.6億元,同比增長19.4%。從地區分布來看,東部地區在資源占用、就業規模以及產出與盈利水平方面具有明顯優勢。從全國產業分布來看,“文化產品的生產”部分在產出、資產、盈利等方面繼續保持了絕對多數地位,新聞出版發行服務大類在產出、資產、盈利等方面的相對優勢依然明顯。
國有文化企業改革正在提速
9月2日,財政部網站正式發布了《關于深化國有文化企業分類改革的意見》,此次改革意見由宣傳部、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、財政部、文化部、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五部門聯合出臺。主要內容包括,一是積極穩妥推進,在國有企業改革大框架下,充分體現文化例外要求,與國有企業功能界定和分類相銜接。二是區別分類施策,依據企業戰略定位、功能作用、改革發展現狀及其主營業務和核心業務范圍,將國有文化企業分為新聞信息服務、內容創作生產、傳播渠道、投資運營和綜合經營5種類型,區別對待、分類改革,確保資產保值增值,增強核心競爭力。三是抓好組織實施,根據國有文化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改革要求,不斷完善業績考核、領導人員管理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具體方案,提出有針對性、差異化的政策措施,切實抓好落實。
此次改革意見有望加速國有文化企業改革,有利于將經營性文化資產注入上市公司,其次,有利于擁有大量資金的傳統國資傳媒企業積極擁抱互聯網,向互聯網轉型;第三,有利于推行股權激勵等措施,留住優秀人才。
國有文化企業借力資本市場加速發展
今年8月以來,5家國有文化企業上市,在資本市場掀起“文化熱”,在文化企業中激起了“上市潮”,目前在A股和H股上市的文化企業共57家。
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齊勇峰表示,五家國有文化企業集中上市,是近年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、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、加快培育合格市場主體取得有益成果的一次集中體現和展示。
對于進一步推動國有文化企業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、借助資本市場打造骨干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,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和積極促進作用。新元文智董事長劉德良同樣認為,上市后,跨地區、跨行業、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會更多,有助于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壁壘,引導文化資源和要素向優勢企業聚集,提高產業集中度,形成一批文化產業的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。
國有文化企業跨界發展是趨勢
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國企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員項安波認為,國有文化企業可以實施相關多元化的業務戰略和差異化的競爭戰略,選擇適應市場競爭和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要求的職能戰略、組織結構和管控模式。具備條件的,可以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或股權多元化等方式,完善公司治理、轉變經營機制,做到文化與產業相結合、產品與人性相結合,實現跨地區、跨行業、跨媒體發展。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嚴學鋒表示,現在很多國有文化企業都是全產業鏈發展,包括一些上市的文化企業。效益一般、受到的沖擊很大、發展遇到瓶頸——比如傳統的出版業務瓶頸是非常明顯的,必須尋找新的利潤點,甚至文化之外的利潤成為主要利潤點,以反哺文化產業。因此,打破長期以來各地相對割裂的局面,跨界發展、集團化、并購重組將是重要趨勢。
國有文化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路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
讓企業真正成為市場主體,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。產權是根子,離開了產權變革,難言真正的國企改革。因此,國有文化企業應該從根本上進行產權制度改革,實現產權優化,比如員工持股并成為重要股東;國有文化企業可持續發展,必須盡可能破除一股獨大。盡管現在不少國有文化企業已上市,但國資持股比例高,一股獨大顯著,甚至一股持股超過70%,這很難實現優化體制機制、真正市場化。一股獨大,相當程度上意味著政企難分。國有文化企業通過股產權結構革命性的安排,如強有力的員工持股、優質的戰略投資者、國有資本不一股獨大、人員配置等都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管理,才能真正實現做強做優做大。這需要解放思想,需要改革的具體操盤手勇于改革、善于改革,并富有耐心。
責任編輯:萬鑫